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升了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饮食选择。今天,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食品添加剂的奥秘,以及它们在保障食品安全与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食品添加剂” 一词最早以 “化学添加剂” 的形式出现,源自 60 多年前美国食品营养部食品保护委员会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1959 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翻译并出版了该报告,“食品添加剂” 以 “化学添加剂” 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学术界。1962 年,“食品添加剂” 的概念首次在《中国化学》杂志上亮相,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这一概念才获得广泛应用,成为学界通用的科学术语。2009 年,中国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做出了明确的定义。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对食品添加剂有着各自的定义,尽管表述略有差异,但内涵基本相同。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与作用
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根据其功能和作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防腐剂: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减少因微生物活动引起的食品变质和损耗。常见的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等,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有效地保障了食品在货架期内的品质。例如,苯甲酸及其钠盐常用于酸性食品防腐,需严格按GB 2760规定范围使用,影响其能量代谢过程,从而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因此常用于碳酸饮料、果酱和果汁等酸性食品中;苯甲酸钠则因其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常被应用于各种液态或半固态食品中。
抗氧化剂:主要作用是抑制食品中脂质的氧化,延缓或阻止油脂的氧化过程,从而维护食品的营养和感官品质。抗氧化剂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天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维生素 C 及其衍生物、茶多酚、迷迭香酸等,多来源于植物。其中,维生素 E 作为一种天然的脂溶性抗氧化剂,能有效中断自由基链反应,抑制食品中脂质的过氧化作用;维生素 C 及其衍生物不仅具备抗氧化特性,还能恢复其他抗氧化剂的活性,增强整体的抗氧化能力。合成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苯甲酸、丁基羟基甲苯等,能够有效延缓油脂氧化,防止食品中生成过氧化物和其他降解产物,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和色泽。
着色剂:可以改善或恢复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丢失的原有色泽,还能赋予食品特定的颜色,增加其市场吸引力。天然着色剂如胭脂红、紫甘蓝色素、螺旋藻蓝蛋白等,不仅能提供色彩,还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抗氧化物,因而在食品工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胭脂红从某些昆虫中提取,常添加于饮料和糖果中,可提供鲜艳的红色;紫甘蓝色素从紫甘蓝中提取,在 pH 变化时可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广泛应用于调味品和冷饮中。合成着色剂如焦糖色、日落黄、赤藓红等,也在食品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焦糖色通过糖类的热分解制得,不仅能提供色泽,还能增加食品的风味;日落黄和赤藓红则能提供从黄色到红色的广泛色谱,使食品看起来更具吸引力。
增稠剂: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改变食品的物理性状,赋予食品黏润、适宜的口感,并兼具乳化、稳定或使食品呈悬浮状态的作用。在食品加工中,增稠剂具有增加稠性、黏度、黏附力、凝胶形成能力,稳定乳化悬浮液,保水等多种功能。
膨松剂:在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生产中添加,能使面胚起发。食品膨松剂分为生物膨松剂和化学膨松剂。生物膨松剂主要指酵母,依靠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发酵作用使食品膨发。化学膨松剂又称无机膨松剂,可分为单一膨松剂和复合膨松剂。单一膨松剂保存性较好,稳定性较高,但膨胀力较弱,缺乏香味,有的还残留特殊异味。复合膨松剂一般由碱性剂、酸性剂和填充剂三部分组成。碱性剂如碳酸氢钠,作用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酸性剂如硫酸铝钾,能与碳酸盐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调整食品酸碱度,去除异味,提高膨松剂效能;填充剂如淀粉、食盐等,可控制和调节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速度,改善面团的工艺性能,增强面筋的强韧性和延伸性,防止面团因失水而干燥。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具有甜度较高、不参与机体代谢、不提供能量、不会引起牙齿龋变等优点,尤其适合糖尿病人、肥胖人群和老年人等需要控制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特殊消费群体使用。
酸味剂:能够赋予食品酸味,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大类。食品中天然存在的酸味剂主要是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抗坏血酸、延胡索酸、葡萄糖酸等。无机酸主要有磷酸、盐酸、冰乙酸等。
调味剂: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质,使食品更加美味可口,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增进食欲。调味剂必须有一定的水溶性才可能有一定的味感,完全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无味的。
香料:是一类特殊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多、用量大,大多存在于天然食物中。香料按来源分成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两大类。天然香料又分为动物性香料、植物性香料、单离香料、用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香料;合成香料又分为天然级香料、天然等同香料、非天然等同香料。植物性香料品种繁多,在科学研究或工业生产中被利用的有 200 余种。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保障
在关注食品添加剂功能的同时,其安全性是我们最为重视的问题。我国目前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 2300 多种,按功能分为 22 个类别,并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 - 2024)。在规定的范围和用量下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造成摄入过量,也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然而,中国现阶段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超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质量参差不齐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这些问题带来了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因此,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使用环节的监管至关重要。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始终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在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每一款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我们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致力于不断创新,开发更加安全、高效的食品添加剂产品,为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它们在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食品品质、丰富食品种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在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和美味的同时,关注其安全性,共同推动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